《你的名字。》:这是不是一场梦?

剧透警告:本文的评论内容涉及大量对本片核心内容的剧透,继续阅读可能影响初次观影体验,未观影者请务必现在关闭本页面。

 

顶着首页狂轰滥炸的剧透和讨论,我最终还是忍到了今天JLPT考完之后,才一路小跑去了电影院。如果机票钱或者时间都不是问题的话,或许我九月初就已经在神户看完第一遍了。

大概是两周前的这个时候吧,我和准备去英国读 Film Studies 硕士学位的舍友偶然聊到新海诚。那时我对他说,“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你的名字。》能在日本取得这种票房成绩,因为在我粗浅的印象中,新海诚的电影是达不到这种程度的。”

我对新海监督的了解的确粗浅。自己完整看过一遍以上的新海监督的作品,只有《她和她的猫》、《秒速五厘米》和《言叶之庭》了。也许他们当中都有些我之前没有察觉的,但深深攥住了我的心的东西。

那时我讲不明白。“也许只有我看了之后才会搞明白吧。”我想是这样的。

也的确是这样的。

赞誉的话我今晚不想讲,因为其他人讲得要比我优秀得多。那些被“连接”的情感打动、被两人之间的牵绊完全击中的人;又或是在动画电影的制作上,有着亲身体验或独到见解的人,更能识别出这部作品的闪光点。

而且就算我来讲,可能今晚就根本讲不完我想说的话了。新海监督维持了他所驰名的作画领域的高水准,甚至在一些地方超越了我的期望。田中将贺的人物设定、RADWIMPS的音乐也都精彩绝伦。我甚至不敢斗胆评价,因为在这方面我只顾着惊叹了。

但应该抱歉地说,我没办法说我深爱这部电影。

因为有什么东西不见了。

 

在我看过的新海监督的作品中,我最热爱的是《言叶之庭》。这种热爱也许有着时间的因素、也或许是新宿御苑的镜头在我眼中就是比东京都厅好看。当然《你的名字。》也在画面和东京的环境设定上保留了现实的原汁原味,这和JR东日本企划公司加入制作委员会不无干系。

但无论是《言叶之庭》还是《秒速五厘米》,不仅是画面,其故事设定和剧情基盘也都相当现实、甚至现实到了可怕的地步。这种现实感的执着,最终成了新海监督难以拉长片长的因素之一。至于这一因素有多重要,应该不同人会有不同评价吧。

对于《你的名字。》来说,问题就来了。

无论是怅然若失的恋爱,还是从困难中的逃避,至少还是现实中多数人可能偶尔真实存在的问题,或者说不足以构成问题的一种情绪的导引。但借助这种导引,从前的我是可以容易的与片中的主人公共享情绪、建立一种跨越屏幕的思维联系的。

但身体互换……这个难度应该超越了大多数人能够进行的范围了。有人有和别人交换身体的体验吗?如果有的话请告诉我,我想学习一下。

那既然是多数人难以一下子产生代入感的事情,为什么对这部分的描写,却变成了青春片MV剪影似的跳跃片段?用几句明面上的抱怨单纯带过,再加首歌就让这种情绪更为轻松了,反而容易让人忘记,交换身体维持对方的生活,其实是一件相当、相当困难和痛苦的事情。交换性别、身份、生活方式的不便利,绝不止影片中提到的部分。

而努力跨越这种不便、努力维持这种合作关系,让这种不便反而成为了增强两个人之间联系和羁绊的部分,作为两个人对彼此情感转变的核心,是值得拿出更大篇幅进行描述的。我第一次看到两个人流泪的片段时,花了一两分钟才意识到:这种情感转变尽管第一感觉上有些突兀,但深究设定的话,似乎还是能理解的。

例如泷作为三叶,在高中的美术课上踹桌子的那一幕:她很在乎周遭对他“町长女儿”这层身份的看法,尤其是父亲身上承载的污名会被转嫁到自己的身上。而泷能够主动站出来,为有损她名誉的事情出头(尽管是以她自己的身体),这是很重要的加分项。

但这种突兀感,依旧是应当被消除的对象。新海监督的叙事配重,在这一次是否有些忽视了这一部分,没能快速让观众理解两人最初爱恋的来源呢。如果在这一段增加一些片长,会否更有助于观众在这里就融入情绪、产生共鸣呢。

 

或许对于我来说,还是不行吧。

因为这次的故事中,虚幻设定的都合主义成了核心推动力之一。只有依靠超现实的设定才能实现剧情的完整推动,是我个人主观上难以接受的另一个方面。

例如在陨石山颠的黄昏,如果两个人就是被时间的障壁隔开、无法听到对方的声音,从而无法实现那段对谈、甚至无法写下那三个字的话,三叶还能不能在跌倒之后重新站起来呢?

可能会有人对这个例子有意见,认为我应当接受这种设定;而且这种设定在之前上课的时候也有铺垫,算不上多么都合。

然而问题可不止这一处。本身在时间设定的问题上,这部作品的都合主义也是不是过多了呢?就以剧情转折核心的“三年的时间差”为例,两个人在交换身体后,明明有无数的机会察觉三年的差异——新闻报道、公众媒体播报、紧跟时代的授课内容、甚至近在咫尺的手机日历,都可能让这种叙事瞬间崩溃,剧情可能就要变成“不是之后补救,而是在身体交换时完成过去与未来的信息传递,进而由泷间接指挥或帮助三叶,直接拯救町民”了呢?

其实如果严格来说,能否接受这种设定都完全只是主观意见,也许许多人根本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是错误的。

但我相信,新海监督不是靠都合主义构架剧情的——在我的眼中,他靠的是无限深刻、纯粹、痛苦,但却如钻石一般闪耀的现实感,来讲打动人心的故事的。

这种现实感允许我们成百遍、上千遍,反复咀嚼和回味那种基于现实、无可辩驳的物哀。这就像为什么有人担心最后泷和三叶再次相会时,三叶的手上有没有戒指——有人管这叫“秒五综合征”。(要这么说,我有一点“言叶综合征”呢。)

但如今,我们似乎不太用担心“《你的名字。》综合征”了。

比起《秒速五厘米》或者《言叶之庭》当中闪耀着的现实感,《你的名字。》的故事就如同黄昏的一瞬:那是优美万分的奇迹一刻,但一旦晚霞最后的余光消失,似乎就容不得人们继续深究了。

那最终只是短暂的幻境,只是一场梦。

对于我来说,新海监督作品的醍醐味,在于他提供了现实与“现实”之间的接点。银幕两侧在现实上的架构,都是稳定、不可动摇的。这让我们有条件沉迷于“现实”、反复追寻“现实”。也许这也是我钟爱圣地巡礼的意义之一吧。

但如果我眼前的只是一场梦,一场经不起推敲的梦,一场最终会消散殆尽的梦,我的脚步又能随之走多远呢?

 

《你的名字。》将最终成为能够被大多数人喜欢的新海监督作品,我也觉得自己之前一亿五千万的票房预测太过保守(实际上昨天我已经被打脸了)。将《你的名字。》推荐给几乎所有人——无论是喜欢新海监督美好画风的人、依然觉得“日本动画是小孩子看的东西”的爸爸妈妈、 甚至是单纯苦恼今天看什么电影好的班上的女生三人组——都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她适合绝大多数人,因为她精彩绝伦。

但也许这就是一种命定的巧合了。有人说,幸福是短暂的,只有哀伤才永恒。这意味着,我命定只配追寻新海监督镜头中现实的哀伤,而无福消受心与心相连所带来的幸福了。

也许只是我和多数人不一样吧。这种不一样也没有什么好骄傲的,反而我很伤心:我会就此错过无数美好的故事和感情。

 

这是一位无比自私的领域外观众留下的偏激感想。

这精彩绝伦;但这不是我想要的新海监督作品。

《言叶之庭》:有雨,便是另一个世界

言叶之庭
外文名:言の葉の庭 The Garden of Words
电影
导演 新海诚
人物设定 土屋坚一
作画监督 土屋坚一
音乐 KASHIWA Daisuke
制作 CoMix Wave
上映日期 2013年5月31日
影片长度 45分钟
中国播映情况 乐视网(网络播出)
版权信息 ©Makoto Shinkai/CoMix Wave Films

继续阅读《言叶之庭》:有雨,便是另一个世界

天闻角川三年问:引进轻小说锋芒渐缓?

天闻角川作为国内最主要的轻小说引进出版机构,成立至今已接近三年时间;然而近半年以来,其对于日本轻小说的引进步伐却逐渐放缓。

其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不少作品更是拿到版权半年多却迟迟未能出版。

继续阅读天闻角川三年问:引进轻小说锋芒渐缓?

《天漫·轻小说》电子版(TK-Store)阅读评测

感谢TK-PLUS天漫电子刊的编辑提供的促销码,让我有机会实际体验了一下《天漫·轻小说》在TK-Store上的电子版。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下TK-Store电脑端的购买流程与阅读体验。

继续阅读《天漫·轻小说》电子版(TK-Store)阅读评测

轻小说成为日本现代新文化?对中年群体的文化冲击

相比起十年前市场的平静,21世纪的头十年,轻小说市场已经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人们对御宅族人群依旧保持着强烈的偏见,30岁左右的日本人更是以“不知道轻小说的存在”居多。

对三十位30岁年龄层的日本民众的随机采访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的回答是“不知道什么是轻小说”,30人中听说过轻小说的只有两个人,读过轻小说的更是只有一人,这说明“轻小说文化”向日本三十岁以上的中年阶层渗透的步伐仍旧步履维艰。

然而情况却在变化。《彼布利亚古书堂事件手帖》是由三上延原作,由Ascii Media Works发行的轻小说,近段时间传来了制作月九电视剧的消息,由刚力彩芽饰演女主角篠川栞子。作为轻小说首次改编为月九电视剧的尝试,这一消息在中年群体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同时,轻小说文库本在日本出版业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行业年销量已经维持在了5000万本以上,甚至在书店中达到了陈列面积的两成;这两年才红火起来的,《刀剑神域》、《加速世界》等轻小说系列的作者川原砾,全部作品在日本的累计销量已经达到1000万册以上,这让不少中年人逐渐改变了原先的认知,开始意识到“御宅向作品当中,也能诞生佳作”。

轻小说对于中年人的影响,也开始逐步显现出来:最近发行的部分奇幻系轻小说的顾客中,就有超过半数都是30岁左右的中年人。这一新增的顾客群体对幻想系小说,还有“后宫类”轻小说较为感兴趣,这也和这一年龄阶层的社会阅历有关。

这种状况也引发了诸如“出版物数量已经接近饱和”的观点的出现,说到底这就是由于大众逐渐开始享受轻小说带来的乐趣,所带来的行业迅猛发展,而出现的些许偏见。轻小说正在成为一种被普遍认可的日本现代新文化,但愿这类来自顽固群体的偏见能够早日消除,为轻小说争取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译自http://goodsoku.blog.fc2.com与http://news.livedoor.com/category/vender/nikkan_spa/,有删改整编。

《在盛夏等待》:永远、相约彼夏。

我们定然无法忘却/同大家一起度过的/那段特别的夏日
任时光尽情流转/我们依然会/在那个夏天等待

——第十一话片尾预告

在盛夏等待
Natsumachilogo.png
外文名:あの夏で待ってる  Waiting in the Summer
日语假名 あのなつでまってる
类型 科幻、青春、爱情
正式译名 中华民国 在那个夏天等待
常用译名 在盛夏等待
在那盛夏中等待着
电视动画
原作 I*Chi*Ka
导演 长井龙雪
编剧 黑田洋介
人物原案 羽音たらく
人物设定 田中将贺
美术监督 川本亚夕
色彩设计 村永麻耶
摄影监督 大河内喜夫
音响监督 明田川仁
音乐 I’ve/井内舞子
动画制作 J.C.STAFF
制作 “在那个夏天等待”制作委员会
代理发行 日本 Geneon Universal
中华民国 普威尔国际
加拿大 美国 Sentai Filmworks
澳大利亚 新西兰 Madman Entertainment
中国播映情况 无引进
播放期间 2012年1月9日-3月26日
话数 全12话
版权信息 ©I*Chi*Ka/Natsumachi Project

 

记得元旦假期到处翻一月番列表的时候,只因为一张海报,还有这个略显文艺的名字,就让我把这部番组放进了收看列表。结果三个月过去了,因为各种原因,其他的番组有的彻底放弃,有的拦腰截断,只有这一部一直看到了最后。

果然我还是喜欢这样的风格。即便背景是多么不现实的外星人,这种从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渗透出青春的真实感的描写方式,朴实但却恰到好处的画风,还有能轻易击碎笑点和泪点的故事。

没错,青春所伴随的,就是欢笑与泪水嘛。缺了哪一样都是不完整的。

还有棒极了的OP和ED。人生第一笔萌购啊……

 

说说每位角色:

雾岛海人。标准男主角,心智等级不高也不低,有点能集体参与的兴趣爱好,有暗恋着自己的妹子,有心仪的对象,平时装傻充愣啥也不知道,到紧急的时候能一下子硬起来,果然是标准(以下部分自主规制)嗯。妄想能力逆天级是我一直想吐槽的,虽然还残存着自主思考能力但是一旦把妄想和现实混为一谈就……不过第一话的脑补全开有点“酒后吐真言弄假成真”的感觉,可见会脑补还是有些用处的(喂自重啊你)。声优是岛崎信长,这好像是第一次主役,感觉上中规中矩,但是该有表现力的地方总是欠缺些什么,没能把人物形象塑造得更丰满些。

贵月一夏(果然我还是喜欢白月xDHR动研的版本,看到“一花”和“一歌”的译名总觉得哪里不对)。外星妹子。天降系完胜幼驯染这话不是白说的。在担心的时候找到了依靠+各种各样的写作治疗读作杀必死的过程然后就(。虽然是外星人但有着一颗标准的青春期少女心(羞耻心略缺失(才不对),对“那个地方”的执念不仅成了整部动画的线索,也成为了两人的结束和重归。……不等等为什么两个人的妄想功力都那么强!声优户松遥,有够软(喂)。

谷川柑菜。自古蓝毛多苦逼,再加同班更苦逼(超大雾)。这种微妙的感觉说不上傲娇,但又想不到什么别的词来表达。看着心仪的男生虽然总是在自己身边,但是内心却一点点被其他人夺走,希望他幸福的美好愿望和她逐渐变得越来越不幸福的残酷现实仿佛如两只拉扯着她的手,让她只能止步不前。或许11集最后临下车前的那句“因为想要我最喜欢的人保持微笑”,和海人没能听到的那句“三年之后会让你后悔死的!要幸福啊,笨蛋!”,是她向前迈出的一小步吧。

石垣哲朗。作为蓝毛的正牌幼驯染,我不知道哲朗这样一个看上去很有大众情人感觉的机油在学校里的后援团究竟有多大(这有什么实际联系么喂)。他暗恋着柑菜,有希望基友海人也能够幸福,所以在整部片子里他一直在想尽办法撮合这两人,但是他忘记了喜欢这种感情,是无法轻易的转向的。最终也是他推了一把,才让柑菜走出了前进的第一步。然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心如刀绞,因为自己心中的感情,才是最无法被忽略的。

北原美樱。这部片子里的五位主角好像是被单恋连成了一条单向的线,这条线上的人只能往前看而没有办法回过头。而站在这条线最后的人往往需要背负最多的东西。然而她又是一个温柔的人,温柔到只是自己一个人默默的忍受一切——她在前几集一直都是这样做的——直到出现了外力让她不得不鼓起勇气迈出整个连锁反应的第一步。虽然一开始只是单纯又自私的希望自己内心的愿望能成真,但如果奇迹真的发生了,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山乃柠檬。与《拜托了☆老师》中的森野莓有着相同的名字构造,相同的发色,相同的口头禅,相同的声优,不把这两个人联系起来都很难。作为置身于主角五人链条之外的唯一的人,她虽然一直没有做出什么大动作,然而各种或明或暗的阴谋(?)的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作为MIB日本分部的成员(我一开始真的以为MIB只是单纯的吐槽,直到最后各种神一般的超展开OTZ),她更像是保镖一般的存在,保证了这五个人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谱写出属于自己的青春。呜呼呼呼呼呼(柠檬式笑容)。

 

从两年前开始入宅,从一年前开始自己写些东西,现在我终于意识到,无论是什么样表现形式的作品,人物的表现力和真实性都是最重要的。

没有几个塑造的栩栩如生的人物,一部作品是不会活起来的。而《在盛夏等待》当中,每一个人物看上去都这么贴近生活,都能从身边找到或多或少的影子。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说,这个故事都实在是太过真实——哪怕女主角是不存在于地球上的外星人。

记得有人说过,踏入二次元的世界,是为了把自己没能实现的梦想,用虚构的,但却真实而又美好的故事实现。

有多少人,在那个夏天等待过呢?

又有多少人,最终走到了一起呢?

 

最后的最后,黑田洋介没有用直白的方式告诉我们结果,而是通过“不知多少年后,当年海人他们留下的美好的回忆一直在流传着”这样的隐语,让我们的心中充盈了一丝甜蜜。

或许,这种感觉,才算是真正的青春吧。

15分钟不沉默:《名侦探柯南·沉默的15分钟》观影报告

#柯南宣传语#对柯南一份衷心热爱,迎电影二回引进大陆!苦等近三月,四下做宣传,战无(五)良字幕组,留(六)悬念进影院。翘首企盼心情七上八下九转十回,终等到十一月全国遍地开花!十二年空白,十三部遗憾;十四年期待,换来第十五部之辉煌!《沉默的15分钟》,中国柯迷不沉默!

——新浪活动微博

自从名侦探柯南事务所在8月20日公布了M15大陆上映的消息以后,我好像就没有消停过。从各种PS图(甚至还被官方拿去用,心累),再到招募官方宣传员发放传单,直到11月4日电影上映,这就是我为什么今天会出现在电影院。

至于期中考试……算了先不管它。

 

我看的是16:40的日文原声场,因为影院新开导致观影人数并不算多,大约不到30人,有一家三口还是在电影开始后半小时才进的场。

不得不说这一部剧场版增强了动作戏的成分,而推理的部分略有削弱,单就推理复杂程度而言只能达到柯南的一般水平。但是这次制作方真心下了血本,3D镜头哗哗的。

就视听效果而言,在电影院观看真心比在家里窝在屏幕前要强。同时这也是大量宅男宅女出门锻炼身体(?)面基聚会(!)享受高质量动漫的好机会。

再就是翻译。事务所的翻译大多数时间可以说让人看着很舒服。当然最后的歌词我觉得应该把主题歌的歌词也翻译出来,而不只是刊载在场刊里;还有最好能在片尾加上注释。当然好像有两处小差错:一处是把立原冬马的15岁写成了17岁;一处是把名词的“宝物”译成了形容词的“宝贵”。

最后主题歌响起,全场只有一两位观众离席,电影院也老老实实的把电影放到了最后,但是在主题歌放到一半的时候就开了灯,我要不是劝住准备走的几位观众,人可能就少了一半了。

再就是赠品。这家影院好像书签只有一种的样子,并且没有胶片赠送!并且售票员不问的话就不会给书签,让我给好几位观众介绍了之后他们才知道有书签的事。当然拿电影票只要要的话就会给好几张……并且可以要好几次囧。

《日常》:平凡的日常和连续的奇迹

电视动画 : 日常
原作 あらゐけいいち
导演 石原立也
石立太一(副监督)
剧本统筹 花田十辉
人物设定 西屋太志
动画制作 京都动画
制作 东云研究所
中国播映情况 无引进
播放期间 2011年4月2日-9月24日
话数 26
版权信息 ©Keiichi Arawi, Kadokawa Shoten/Shinonome Lab

初次见到这部动画,已经是七月的时候。那时候自己正因为不知道该补什么老番而焦头烂额;又同时面对着来势汹汹的七月番,第一次感受到追番的各种压力。

然后我就看到了它。明明在四月就已经开始但是进了七月份仍然在放,就是因为这个番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半年番。

忘了第一次看的时候是第几集,大概是11或者12集。我就此体验了到目前为止我所经历过的感情最复杂的24分钟。

没有宏大的剧情和世界观(至少我不用费足了劲去背诵红世之王的名字),没有精细到让人叹为观止的作画(京都花的钱这次肯定不如PA的伊吕波),没有男主角开后宫一水女主角各种卖肉卖萌无下限(像圣光R15最后还是果断弃掉了),没有各种社会问题和人生观的全面反映(School Days到现在还卡在第二集),没有各种超过人类科学常识太远的奇幻内容。一定要说的话,“五只妹子互相吐槽再加上数不清的配角的各种日常生活”就可以概括26集的全部剧情。

但就是这一句话,又可以延伸出无数的可能性。就像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可能性一样。

有人可能会说,“日常生活哪来的那么多的可能性?不就是每天上学上课上操上饭堂上那啥(?)的么?”

但是如果静下心来想一想的话,“日常”就一定是完全相同的么?

每天老师讲课的内容都在变化着;
每天食堂的饭菜都在改变着花样;
每天社团的海报上都会有新变化;
每天面前的学案和卷子越来越难;
每天做广播操时动作总是有变化;
每天早上路边看到的都不尽相同;
每天让你捧腹的捏他都不会重样;
每天你的头发都会比昨天长一点;
每天你身边的同学都在变化当中;
每天你所感受到的日常都不一样。

每个人的身体和思想,都在无时无刻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为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正因为如此,所以虽然故事总是发生在狭小的时定市,总是在那个时定高中1年Q组,总是在教室最后三角形的座位,但是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不同的故事。

这些故事没有一条完整的主线,完全就是各种生活中的琐碎小片段编织在一起。

有些故事能让人笑得五分钟直不起腰,有些则能让你五分钟吐不出槽;有些会让你大喊一句“卧槽碉堡了!”,有些则只是配合着一声“完全看不懂……”;有一些使我们在自己的身边也能随处看到的,遇到这些我们通常都能会心一笑;有些则是我们在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种冲动,但是就是不敢付诸实践的事情;有些故事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发展高潮和结局,有些故事我们看到结尾只会大喊坑爹,还有一些故事看完之后就是满屏幕的“迷の感动”,也有一些故事我们根本猜不到怎么发展。

毫无章法甚至可以被称为莫名其妙的故事合集。

但就是因为这样的特点,才会有那么多人和她们产生共鸣,因为她们和我们实在太像。

每个人应该遇到过像相生佑子一样每天装傻吐槽干出各种完全没经过大脑就付诸实践的别出心裁的事情的人。
每个人应该都有像长野原美绪一样看着朋友们欢乐然后和她们一起欢乐还暗恋着离自己很远又很近的那个人。
每个人身边应该都有一个像水上麻衣一样一直保持沉默但是总能通过很多奇怪的举动让存在感突破天际的人。
每个人应该都有一个像东云名乃一样容易害羞容易不知所措渴望着平凡生活但是总是无法不被人注意的同学。
每个人都曾像博士那样爱撒娇自说自话任性妄为但却在心里天真美好的保有着各种各样的幻想不受世俗污染。

还有很多人。很多在我们的日常中充当了配角,但是在自己的故事中主角光环无可替代的那一些人。

和我们的日常,其实别无二致呢。

所以我才会对他们的日常故事那么在意,因为这又何尝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过?

前半部分的结尾,第13集的时候东云名乃终于能去学校的时候,很多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纷纷喊着“不要完结”,因为他们还想看到美好的青春故事继续下去。

到了真正的结尾,第26集,从开头的名乃要拆发条,到“日常の110”的日常之奇迹的集中展现,一直到最后名乃最终没有被拆掉的发条一圈一圈的转动。那把发条就好像一把钥匙,关闭了这扇陪伴了众多粉丝半年的大门。

于是各种完结MAD纷纷出现,誓叫围观群众泪点消降到最小值。

我在AB站看视频,已经习惯了在搜索框里键入“日常@动画”。

因为《日常》当中的素材可以说包罗万象,两个OP更可以说是万分兼容。所以各种MADMMD二次元三次元鬼畜层出不穷,拜其所赐我也完成了人生初投稿。

这也和我们的日常有着万般的相似。什么人的出糗犯错会被大家放过而被做成各种笑话和捏他?什么人说出的至理名言不会在这一个小圈子里被广为传诵?

还记得日常第一卷BD上市的时候销量是四月新番最差,我也没有查过现在怎样。但从现在铺天盖地的完结纪念来看,在中国的粉丝群里,这部作品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吧?

可以说,这是第一部让我真心爱上的动画。或许有一天我会去追原作漫画,或许明年四月第二季来临我还会扔下一切穷追不舍。

但现在,请让我说一句:谢谢。

能够遇到《日常》,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