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圣地投票」第3次中间结果:“日向美”飞跃式入榜 “君名”持续发力

由日本角川集团发起、著名动画导演富野由悠季担任会长的日本“动画旅游协会”(动旅协),自今年9月起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动画88处圣地评选”的全球投票。在上月末公布的第3次中间投票结果中,动旅协公布了全球爱好者评出的圣地作品三十强,以及简体、繁体中文和日文圈内的分别前十名。

综合排行:《Hinabita♪》新登榜 《你的名字。》全球升温

本次总榜排名相比第2次中间发表改变不大,前十名作品也没有变化,前四名的四部作品则从第1次中间发表以来,就一直维持在第一集团,显示出了全球票仓的雄厚基础。而各语言圈分排名也变化不大,简体和繁体中文圈的前十位作品更是各自保持了没有新作品加入的态势。

本次变动幅度较大的只有两部作品:其一是凭借日语圈推力,从上一次中间发表的88名圈外,一举冲到总榜第15、日文榜第三的互联网联动型音乐企划《Hinabita♪》,其二就是伴随全球各地逐渐上映,而获得更多海外票源支持的新海诚导演最新作《你的名字》。

《Hinabita♪》这一音乐企划由KONAMI推出,以“意图拯救日渐没落的‘日向美商店街’的5名少女,组成乐团在当地进行活跃”为故事背景,自2012年起开始推出原创音乐专辑,并与KONAMI旗下的音乐游戏进行广泛联动,收获了大量人气。作为剧中设定“倉野川市”原型的鸟取县倉吉市也利用这一契机,大力促成与这一企划的联动战略,更在今年4月与倉野川市“正式缔结为姐妹都市”。

同时,随着海外投票呈现出越发多元的态势,大量之前未被提名的作品也得以加入到总榜当中,现在动旅协已经收到了超过800部不同作品的提名与投票,预计这一数字在未来还将持续增加。

目前全球「动画圣地投票」仍在进行当中,欢迎在2016年12月31日前登录 http://animetourism88.com/cs/,为你的“圣地”投出一票。

以下附上第3次中间发表的简体、繁体中文和日文圈TOP 10。

《你的名字。》:这是不是一场梦?

剧透警告:本文的评论内容涉及大量对本片核心内容的剧透,继续阅读可能影响初次观影体验,未观影者请务必现在关闭本页面。

 

顶着首页狂轰滥炸的剧透和讨论,我最终还是忍到了今天JLPT考完之后,才一路小跑去了电影院。如果机票钱或者时间都不是问题的话,或许我九月初就已经在神户看完第一遍了。

大概是两周前的这个时候吧,我和准备去英国读 Film Studies 硕士学位的舍友偶然聊到新海诚。那时我对他说,“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你的名字。》能在日本取得这种票房成绩,因为在我粗浅的印象中,新海诚的电影是达不到这种程度的。”

我对新海监督的了解的确粗浅。自己完整看过一遍以上的新海监督的作品,只有《她和她的猫》、《秒速五厘米》和《言叶之庭》了。也许他们当中都有些我之前没有察觉的,但深深攥住了我的心的东西。

那时我讲不明白。“也许只有我看了之后才会搞明白吧。”我想是这样的。

也的确是这样的。

赞誉的话我今晚不想讲,因为其他人讲得要比我优秀得多。那些被“连接”的情感打动、被两人之间的牵绊完全击中的人;又或是在动画电影的制作上,有着亲身体验或独到见解的人,更能识别出这部作品的闪光点。

而且就算我来讲,可能今晚就根本讲不完我想说的话了。新海监督维持了他所驰名的作画领域的高水准,甚至在一些地方超越了我的期望。田中将贺的人物设定、RADWIMPS的音乐也都精彩绝伦。我甚至不敢斗胆评价,因为在这方面我只顾着惊叹了。

但应该抱歉地说,我没办法说我深爱这部电影。

因为有什么东西不见了。

 

在我看过的新海监督的作品中,我最热爱的是《言叶之庭》。这种热爱也许有着时间的因素、也或许是新宿御苑的镜头在我眼中就是比东京都厅好看。当然《你的名字。》也在画面和东京的环境设定上保留了现实的原汁原味,这和JR东日本企划公司加入制作委员会不无干系。

但无论是《言叶之庭》还是《秒速五厘米》,不仅是画面,其故事设定和剧情基盘也都相当现实、甚至现实到了可怕的地步。这种现实感的执着,最终成了新海监督难以拉长片长的因素之一。至于这一因素有多重要,应该不同人会有不同评价吧。

对于《你的名字。》来说,问题就来了。

无论是怅然若失的恋爱,还是从困难中的逃避,至少还是现实中多数人可能偶尔真实存在的问题,或者说不足以构成问题的一种情绪的导引。但借助这种导引,从前的我是可以容易的与片中的主人公共享情绪、建立一种跨越屏幕的思维联系的。

但身体互换……这个难度应该超越了大多数人能够进行的范围了。有人有和别人交换身体的体验吗?如果有的话请告诉我,我想学习一下。

那既然是多数人难以一下子产生代入感的事情,为什么对这部分的描写,却变成了青春片MV剪影似的跳跃片段?用几句明面上的抱怨单纯带过,再加首歌就让这种情绪更为轻松了,反而容易让人忘记,交换身体维持对方的生活,其实是一件相当、相当困难和痛苦的事情。交换性别、身份、生活方式的不便利,绝不止影片中提到的部分。

而努力跨越这种不便、努力维持这种合作关系,让这种不便反而成为了增强两个人之间联系和羁绊的部分,作为两个人对彼此情感转变的核心,是值得拿出更大篇幅进行描述的。我第一次看到两个人流泪的片段时,花了一两分钟才意识到:这种情感转变尽管第一感觉上有些突兀,但深究设定的话,似乎还是能理解的。

例如泷作为三叶,在高中的美术课上踹桌子的那一幕:她很在乎周遭对他“町长女儿”这层身份的看法,尤其是父亲身上承载的污名会被转嫁到自己的身上。而泷能够主动站出来,为有损她名誉的事情出头(尽管是以她自己的身体),这是很重要的加分项。

但这种突兀感,依旧是应当被消除的对象。新海监督的叙事配重,在这一次是否有些忽视了这一部分,没能快速让观众理解两人最初爱恋的来源呢。如果在这一段增加一些片长,会否更有助于观众在这里就融入情绪、产生共鸣呢。

 

或许对于我来说,还是不行吧。

因为这次的故事中,虚幻设定的都合主义成了核心推动力之一。只有依靠超现实的设定才能实现剧情的完整推动,是我个人主观上难以接受的另一个方面。

例如在陨石山颠的黄昏,如果两个人就是被时间的障壁隔开、无法听到对方的声音,从而无法实现那段对谈、甚至无法写下那三个字的话,三叶还能不能在跌倒之后重新站起来呢?

可能会有人对这个例子有意见,认为我应当接受这种设定;而且这种设定在之前上课的时候也有铺垫,算不上多么都合。

然而问题可不止这一处。本身在时间设定的问题上,这部作品的都合主义也是不是过多了呢?就以剧情转折核心的“三年的时间差”为例,两个人在交换身体后,明明有无数的机会察觉三年的差异——新闻报道、公众媒体播报、紧跟时代的授课内容、甚至近在咫尺的手机日历,都可能让这种叙事瞬间崩溃,剧情可能就要变成“不是之后补救,而是在身体交换时完成过去与未来的信息传递,进而由泷间接指挥或帮助三叶,直接拯救町民”了呢?

其实如果严格来说,能否接受这种设定都完全只是主观意见,也许许多人根本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是错误的。

但我相信,新海监督不是靠都合主义构架剧情的——在我的眼中,他靠的是无限深刻、纯粹、痛苦,但却如钻石一般闪耀的现实感,来讲打动人心的故事的。

这种现实感允许我们成百遍、上千遍,反复咀嚼和回味那种基于现实、无可辩驳的物哀。这就像为什么有人担心最后泷和三叶再次相会时,三叶的手上有没有戒指——有人管这叫“秒五综合征”。(要这么说,我有一点“言叶综合征”呢。)

但如今,我们似乎不太用担心“《你的名字。》综合征”了。

比起《秒速五厘米》或者《言叶之庭》当中闪耀着的现实感,《你的名字。》的故事就如同黄昏的一瞬:那是优美万分的奇迹一刻,但一旦晚霞最后的余光消失,似乎就容不得人们继续深究了。

那最终只是短暂的幻境,只是一场梦。

对于我来说,新海监督作品的醍醐味,在于他提供了现实与“现实”之间的接点。银幕两侧在现实上的架构,都是稳定、不可动摇的。这让我们有条件沉迷于“现实”、反复追寻“现实”。也许这也是我钟爱圣地巡礼的意义之一吧。

但如果我眼前的只是一场梦,一场经不起推敲的梦,一场最终会消散殆尽的梦,我的脚步又能随之走多远呢?

 

《你的名字。》将最终成为能够被大多数人喜欢的新海监督作品,我也觉得自己之前一亿五千万的票房预测太过保守(实际上昨天我已经被打脸了)。将《你的名字。》推荐给几乎所有人——无论是喜欢新海监督美好画风的人、依然觉得“日本动画是小孩子看的东西”的爸爸妈妈、 甚至是单纯苦恼今天看什么电影好的班上的女生三人组——都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她适合绝大多数人,因为她精彩绝伦。

但也许这就是一种命定的巧合了。有人说,幸福是短暂的,只有哀伤才永恒。这意味着,我命定只配追寻新海监督镜头中现实的哀伤,而无福消受心与心相连所带来的幸福了。

也许只是我和多数人不一样吧。这种不一样也没有什么好骄傲的,反而我很伤心:我会就此错过无数美好的故事和感情。

 

这是一位无比自私的领域外观众留下的偏激感想。

这精彩绝伦;但这不是我想要的新海监督作品。